<rp id="c87fb"><acronym id="c87fb"><input id="c87fb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  • <th id="c87fb"></th>
    1. <button id="c87fb"><acronym id="c87fb"></acronym></button><s id="c87fb"></s>
    2. <button id="c87fb"></button>
      <progress id="c87fb"></progress>
      網絡消費網 >  綜合 > > 正文
      Failed to connect to zw.gozuowen.com port 80: Timed out
      時間:2023-05-21 17:05:35

      1、“誘導契合”學說(induced fit theory)酶對于它所作用的底物有著嚴格的選擇,它只能催化一定結構或者一些結構近似的化合物,使這些化合物發生生物化學反應。

      2、有的科學家提出,酶和底物結合時,底物的結構和酶的活動中心的結構十分吻合,就好像一把鑰匙配一把鎖一樣。


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3、酶的這種互補形狀,使酶只能與對應的化合物契合,從而排斥了那些形狀、大小不適合的化合物,這就是“鎖和鑰匙學說”。

      4、科學家后來發現,當底物與酶結合時,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團常常發生明顯的變化。

      5、另外,酶常常能夠催化同一個生化反應中正逆兩個方向的反應。

      6、因此,“鎖和鑰匙學說”把酶的結構看成是固定不變的,這是不符合實際的。

      7、于是,有的科學家又提出,酶并不是事先就以一種與底物互補的形狀存在,而是在受到誘導之后才形成互補的形狀。

      8、這種方式如同一只手伸進手套之后,才誘導手套的形狀發生變化一樣。

      9、底物一旦結合上去,就能誘導酶蛋圖白的構像發生相應的變化,從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形成酶-底物絡合物,這就是“誘導契合學說”。

      10、后來,科學家對羧肽酶等進行了X射線衍射研究,研究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這個學說。

     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      關鍵詞:

      版權聲明:
          凡注明來網絡消費網的作品,版權均屬網絡消費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網絡消費網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    除來源署名為網絡消費網稿件外,其他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      熱文

      網站首頁 |網站簡介 | 關于我們 | 廣告業務 | 投稿信箱
       

      Copyright © 2000-2020 www.aeroprotea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   

     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
       

      聯系郵箱:920 891 263@qq.com

      備案號:京ICP備2022016840號-15

     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

      www.mitao.av
      <rp id="c87fb"><acronym id="c87fb"><input id="c87fb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    3. <th id="c87fb"></th>
      1. <button id="c87fb"><acronym id="c87fb"></acronym></button><s id="c87fb"></s>
      2. <button id="c87fb"></button>
        <progress id="c87fb"></progress>